核心阅读 报告文学要更多描绘人在脱贫攻坚中的决定性作用,写出脱贫攻坚对人的影响,以鲜活丰满的人物群像表现历史与现实的风云激荡 文章合为时而著,特别是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只有和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现实相结合,才能放大社会效应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升创作水平,继续用心记录小康、深情礼赞奋斗,为写就新乡村的新史诗时刻准备着、努力着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彪炳史册的时代壮举,也是近年文艺创作的重大主题。以真实性和时代感见长的报告文学尤其反应迅速。作家们深入广袤乡村,捕捉鲜活故事,创作出《乡村国是》《国家温度》《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一批优秀作品。为此,我们邀请作家、评论家和文学期刊主编,共同聚焦创作现实,交流读写体会,探讨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的经验启示。 在对
用心记录 深情礼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纵横谈)
2021-09-03 00:00:00来源: 人民网

关注公众号
上一篇
是真情实感催生了好诗
下一篇
青春底色 奋斗写照(看台人语)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长顺秋色2021-09-03 00:00:00
- 铜陵研学 千年文化焕青春(行天下)2021-09-03 00:00:00
- 踏地成河运河景 灰瓦木窗小院情2021-09-03 00:00:00
- 手持“火炬”测气象 精准预报10分钟2021-09-03 00:00:00
- 八大专题展陆续面向专业观众和公众开放2021-09-03 00:00:00
- 精准控温冰丝带 VR感受滑雪道2021-09-03 00:00:00
- 北京奥林匹克塔亮起“服贸会”主题灯光2021-09-03 00:00:00
- 香港海洋公园水上乐园中秋节开幕 七大设施首次公开2021-09-03 00:00:00
- 多彩“课后服务”助力快乐成长2021-09-03 00:00:00
- 北京音乐角启动在即 将举办百余场公益音乐演出2021-09-03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