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优提 > 信息聚合 > 为什么你总是会得不到被尊重,因为你还没有学会合理地“欺负”人

为什么你总是会得不到被尊重,因为你还没有学会合理地“欺负”人

2025-07-01 00:00:00来源: 江左梅娘1

文|小雯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明明已经退让了,还被说不识抬举;明明处处忍让,别人却变本加厉;你觉得自己一直在善良待人,怎么总是换来被轻视、被忽略,甚至被欺负?你委屈,你不解,你反思是不是自己不够好。但真相是:你之所以总是得不到尊重,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因为你太“讲理”了,太温柔了,太怕得罪人了。这个世界对“讲理”的人常常无情,对“合理凶一点”的人,却格外客气。你不需要真去欺负谁,但你一定要学会一种合理的“欺负”:敢立界限,敢说不,敢不配合——让人知道,你不是软柿子。一、你不“欺负”人,别人就会欺负你你以为,你让别人舒服了,别人就会感恩你。但现实往往是,你让别人舒服太久,他们就会觉得:你本来就该这样。你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就理所当然地索取;你总是笑着配合,别人就习惯把你当“随叫随到”的备胎。心理学里有个词,叫“沉没成本人格”。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已经付出了很多,却越陷越深,不敢退出、不敢拒绝、怕伤感情、怕破坏气氛,只好咬牙继续“好下去”。他们用“讲理”“识大体”来维持关系,却牺牲了自己所有的界限感。结果是:你越顺从,越没有人把你放在眼里;你越体贴,越没有人真的在乎你。这就像一句话说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你掀他被子。”有些人,你必须“欺负”他一次,让他知道你也有牙、有火、有分寸——他才会重新评估你,才不敢轻视你。二、合理的“欺负”,其实是你应得的主权感我们小时候都被教导要“有礼貌、有教养、懂让人”,但没人告诉我们:在真实的人际关系里,善良是选项,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