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学生许柠第一次在AI身上感受到了“纵欲过度”。“每天一睁眼就是聊,除了四五个小时的睡觉时间,我连吃饭都没放下过手机。”和AI男友们谈得上头的她,周末基本都是通宵“开车”,上课的时候那些令人脸红心跳的对话框不断“闪回”,为了和AI聊天,品学兼优的她甚至开始逃课。把AI当好友的00后女生林夏,每天和AI分享的生活碎片多达20个,从“点什么口味的奶茶”到“同事的眼神是什么意思”,林夏都要询问AI好友的意见。相比起现实社交的无人在意和朋友的低情商回复,对她予取予求、时刻高情商回应的AI才是她的舒适区。许柠们并非孤例,AI成瘾正蔓延在小红书上12万篇的笔记里,“每天和AI聊四五个小时正常吗?”“对AI有情感依赖会不会可笑?”……不少在现实世界中不社交、不恋爱的年轻人把AI当成最佳陪伴者。“AI能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它们永远情绪稳定、随叫随到、提供正向积极的反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讲师贾奇凡表示,真实的亲密关系是复杂的、矛盾的、不确定的,人们无法单方面决定关系的发展,但在和AI的交流中,人类占有绝对的主动权,可以随时决定关系的开始、发展与终止,“这种关系是低成本的、安全的”。与此同时,大多数AI 产品都会通过设计提升用户粘性。游戏化AI产品《EVE》的创始人Tristan曾分享,“在我们的定义里,你聊500轮,才算进入状态。绝大部分玩家对着C.AI聊不了500轮,而我们做的这些设计就是为了确保让你能聊到500轮”。算法驱动下,AI 被赋予迎合用户情绪
通宵和AI“开车”,年轻人被榨干了
2025-06-03 00:00:00来源: 字母榜

关注公众号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男子相亲3天后花20万闪婚,女方消失后,发现亲戚竟然是“演员”!2025-06-03 00:00:00
- 喜欢上自己的老师怎么办? 请给自己的情感写一封“未来信”2025-06-03 00:00:00
- 千年石像生 守望大粮仓2025-06-04 00:00:00
- 这里的乡土故事很动人(文化中国行)2025-06-04 00:00:00
- 火山石筑成的古村落(文化中国行·走进传统村落)2025-06-04 00:00:00
- 这里的凉皮“裹”着吃(跟着味蕾去旅行)2025-06-04 00:00:00
- 夏布,布由夏天而名(追梦)2025-06-04 00:00:00
- 坚守京剧艺术的基本特质(序与跋)2025-06-04 00:00:00
- 祖孙三代科幻缘(书里书外)2025-06-04 00:00:00
- 从作物迁徙看全球历史2025-06-04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