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优提 > 信息聚合 > 这里的乡土故事很动人(文化中国行)

这里的乡土故事很动人(文化中国行)

2025-06-04 00:00:00来源: 人民网

  左图:工作人员在搜集记录村史资料。  卢鹏宇摄  右图:蚕桑研学馆外景。  阳城县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阅读   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山西省阳城县持续推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上下功夫。通过编写乡村记忆丛书、打造乡村文化记忆馆、建设蚕桑文化园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寺头乡黍地村的蚕桑研学馆内,一幅幅照片、一组组物件记录着蚕农养蚕的过程,地方不大,参观者看得饶有兴致。研学馆周围分布着小蚕共育室、立体养殖馆等,馆前广场上有一架传统的木质纺织车、一组高低错落的椭圆形白色蚕茧雕塑,处处可见蚕桑元素。   建成各类乡村文化记忆(纪念)馆、村史馆,编撰完成覆盖全县所有村落的乡村记忆丛书……近年来,阳城县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浓浓的乡愁可感可触。   村史载乡愁   所有村落都被录入乡村记忆丛书   乡野田间,书声琅琅。站在寺头乡张家庄村一棵老桑树下,阳城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手捧当地教材《我爱阳城》,大声诵读。这里是他们“重温革命历史 探寻蚕桑文化”主题研学活动的第一站。   “从嫘祖始蚕的传说,到抗战时期乡亲们以蚕房掩护游击队员的红色故事,《我爱阳城》里的不少课文都出自‘村里那些事儿’系列丛书。”活动主讲人之一、张家庄村村民孔成社说,“咱也是这套书的作者哩。”   为科学发掘、保护、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早在10年前,《山西省“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工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