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禾刀《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是一部关于哀伤的作品。作者李昀鋆博士在经历母亲逝世的哀伤后,开始聚焦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即那些经历父母早逝的年轻子女。本书中,作者通过历时13个月的田野调查,深入访谈了44位在青少年期至成年初期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失亲者,通过“哀伤经验、追寻意义、身份改变”三个主题,最终分析得出结论:与哀伤共处的过程,也是“拆毁”与“建造”,并最终实现成长的过程。《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李昀鋆 著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在作者的访谈对象中,大部分人习惯隐藏自己丧亲的哀伤,“‘隐藏的哀伤’成为这些年轻子女哀伤经验的首要主题”。丧亲之痛,意味原来习惯的生活秩序,因为父母的离开被打乱。本书调查对象界定于“青少年期至成年初期经历父母离世”的特定群体,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人生观并未完全形成,个体在社会上的摸爬滚打还不够老成,时常离不开父母哪怕是从精神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快速成长的他们渴望独立,“隐藏的哀伤”是他们向外展示成长乃至成熟的情绪标签。当然,“隐藏的哀伤”并不表明他们对父母的离开无动于衷。恰恰相反,正因为哀伤情绪挥之不去,所以他们愿意向作者敞开心扉倾诉自己内心的积郁。曾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种痛哭的内涵虽然丰富,但其中肯定包括对父母的思念,渴望得到支持。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父母是自己的“天”,是给自己遮风挡雨的伞,也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位导师。对这些人而言,“父母的死亡不仅冲击了他们内在的认知结构,同样
书坊|《与哀伤共处》:哀伤也是一种力量
2025-04-13 00:00:00来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关注公众号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最能看清一个人的,不是面相,而是吃相2025-04-12 00:00:00
- 七言|一路走来,没有敌人2025-04-11 00:00:00
- 我结婚9年,女儿4岁半,老公看我不肯生二胎,丢下离婚协议,如果不离婚,怎样让自己过好一点?2025-04-11 00:00:00
- 王晶爆料:没有64岁的她,郭富城成不了天王2025-04-13 01:25:56
- 倪虹洁给陈德容上了一课,赢得漂亮!2025-04-13 00:00:04
- 与胡歌分手10年后,再看江疏影,王传君说她平庸2025-04-13 05:39:18
- 一路走好!52岁演武大郎一度封神的他走了2025-04-13 01:38:21
- 导演王晶怒喷香港顶流男星:求你滚出娱乐圈!2025-04-13 01:24:43
- 给2025演技最好女演员排名,孙俪第8,第1无争议2025-04-13 06:20:03
- 网友偶遇62岁李连杰直呼不敢认!衰老成这样2025-04-13 05: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