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传》上海人民出版社二OO七年出版重读《波德莱尔传》,似乎他的生命很枯燥,只有两个主题:写诗、逃债。波德莱尔这位法国19世纪象征派大诗人仿佛只生存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与周边的大世界格格不入。而他的诸多痛苦和焦虑,恰又来自那个大世界对他的骚扰和剪不断理还乱的瓜葛,让他在写诗的纯粹沉浸与俗世纠缠中不停地撕裂着自己的灵魂,以至于过早耗尽了精力和信心,46岁就不幸去世了。波德莱尔命中注定是为艺术而生,而燃烧,而死亡的。他为何要为艺术而活,而放弃多数人都从事的养家糊口的生计?歌德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他说上帝几百年来只派到人间这么一个人,让人类惊讶并给他们带来快乐。波德莱尔对美的高度敏感,对平庸本能的厌恶,以及强烈的超越世俗的欲望,让他的眼光永远投向上帝之光。悖论就在于:他却脚踏实地地被世俗社会紧紧捆绑着,在抗争与反抗争中挣扎。他有凡人的一面,二十来岁就热恋一个黑肤色女人詹尼——因为詹尼给他提供了写诗的灵感,于是这种热恋似乎有了某种审美追求的“功利性”。但詹尼渐渐多病,奢侈而潦倒,波德莱尔只得拼命挣稿费满足她的要求。他与母亲感情至深,多半时间也是在向母亲讨钱,之后再因无法兑现还钱的诺言而忏悔不已。他的诺言都是真诚的——真诚而自信地认为自己的艺术会成为当时最棒的,整个法国乃至欧洲都会拥戴他,甚至当时最走红的雨果他也不放在眼里。可以说,波德莱尔天生就是为释放自己的创作能量,使其有限的生命化为一个永恒符号而存在的。他追求功名的背后是对永恒时空占有的欲望。人的肉体生命的有限意
他为艺术而生而燃烧而死亡,重读《波德莱尔传》
2025-03-11 00:00:00来源: 长安街知事

关注公众号
上一篇
越幸福的人说废话越多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让自己快乐,才叫人生!2025-03-11 00:00:00
- 《北上》马思艺被玷污?亲妈弃子、弟弟溺死,难怪马思艺结局失踪2025-03-11 00:00:00
-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儿婚事操碎心2025-03-12 00:00:00
- 异性间,已超出普通朋友关系,通过“这些”肢体语言能看出来2025-03-11 00:00:00
- 隐忍维持死水般的生活,便是女人的幸福?2025-03-11 00:00:00
- 张阿妹欲争名额却误女儿人生,命运启示应靠自己2025-03-11 00:00:00
- 费启鸣又名Steve 实锤hhh我们小国王终于睡醒了!2025-03-11 00:00:00
- 柔弱胜刚强: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予儿投稿2025-03-11 00:00:00
- 哪吒3敖闰的香蜜沉沉烬如霜2025-03-11 00:00:00
- 哪吒3之申公豹的密室逃脱2025-03-11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