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在北京举行。在“多方共建罕见病诊疗与保障长效机制”专场座谈上,来自医产学研等多方面的专家就完善罕见病诊疗体系、罕见病药物创新、社会关怀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观点。他们提议罕见病要早诊早治,社会协力助推更多的罕见病被持续地“看见”及关注。嘉宾参与“多方共建罕见病诊疗与保障长效机制”专场座谈,从右至左分别为胡茂胜、李林康、蔡威、杨艳玲。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儿童罕见病诊治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教授蔡威认为,在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方面,需要加大对罕见病药物研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研究,给予企业税收抵扣或减免支持,推动更多新药上市。同时,他也提出了“老药新用”的思路,鼓励企业探索老药在罕见病治疗中的新适应症,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罕见病目录》对于罕见病患者的诊疗有着关键作用。应通过促进目录制定、药物研发、医保支付及扶持政策,进而推动更多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让更多罕见病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甘胜莲以库欣综合征为例分享说,这类未被纳入目录的内分泌罕见病往往以高血压、血糖异常、向心性肥胖等非特异性症状起病,易与普通代谢性疾病混淆。建议进一步完善《罕见病目录》,发挥出其对于医生、药企、患者的多维价值。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林康同样强调了《罕见病目录》更新的重要性。他认为,虽然我
聚焦罕见病诊疗困境 多维观点助“罕见”被“看见”
2025-03-10 00:00:00来源: 人民网

关注公众号
上一篇
一碗拗九粥 满城文明香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法治守护根脉2025-03-10 00:00:00
- 春游看秀美中国(文化中国行)2025-03-10 00:00:00
- 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慧体育”为体育强国注入新活力2025-03-10 00:00:00
- 郑喆轩代表:推动考古与公众“双向奔赴”2025-03-10 00:00:00
- 文化中国行 | 春游看秀美中国2025-03-10 00:00:00
- 全球首个机场内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开馆2025-03-10 00:00:00
- 勾勒央美百年中国画临摹教学面貌2025-03-10 00:00:00
- 期待更多优秀动画作品2025-03-10 00:00:00
- 香港邮政将发行“2025年香港通用邮票”2025-03-10 00:00:00
- 中国选手刷新南昌象湖半程马拉松赛国内选手赛会纪录2025-03-10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