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南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城墙是确定南阳遗址性质的重要证据。密密麻麻的夯窝就是城墙夯筑留下的痕迹。图为考古队员正在清理夯窝。 雷建红摄(人民视觉) 2017年12月,联合考古队员在进行考古调查。 何岁利摄(人民视觉) 目前,手绘仍然是记录文物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切面绘制不仅可以记录更全面的文物信息,而且能避免照片和电脑三维制图的不足。图为考古队员手绘南阳遗址出土的陶豆。 雷建红摄(人民视觉) 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负责人雷建红在整理南阳遗址出土文物。 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学生在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体验考古与文物修复工作。 雷建红摄(人民视觉) 地上绿色宜居,地下千年文脉。图为雄安新区悦容公园景色。 李 达摄(人民视觉) 雄安新区南阳遗址出土的饕餮纹半瓦当。 雷建红摄(人民视觉) 雄安新区南阳遗址出土的铜壶,铜壶铺首处阴刻“西宫”二字。
展现雄安深厚文化底蕴
2024-05-18 00:00:00来源: 人民网

关注公众号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医保个人账户共济给省内异地的家人,23省份已实现,有没有你的家乡?2024-05-18 00:00:00
- 甘肃陇南:油橄榄花开2024-05-18 00:00:00
- 第八届中俄博览会文艺演出架起中俄“文化桥”2024-05-18 00:00:00
- “粤韵湾区杯”作文与美术主题大赛在港启动2024-05-18 00:00:00
- 馆舍天地连接中外古今 多彩活动涵养文化自信2024-05-18 00:00:00
- 中国女足新一期集训名单公布 新帅带队首秀将赴澳大利亚参赛2024-05-18 00:00:00
- 文化中国行 | “博”览古今 6图速览我国博物馆建设成绩单2024-05-18 00:00:00
- 新华社权威快报|创新高!2023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2024-05-18 00:00:00
- 博物致知|博物馆日,一起开启寻宝之旅!2024-05-18 00:00:00
- 盛世修文 | 博物馆日话殷墟2024-05-1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