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选手张雯静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女子回转(坐姿)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摄 火炬手贾红光佩戴智能仿生手传递火种火炬。 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摄 火炬手杨淑亭佩戴动力外骨骼参加火炬传递。 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摄 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表示,诸多冬残奥会科技充分展示了中国无障碍科技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科技在赋能冬残奥会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厚的奥运遗产,为广大需求群体带来美好期盼。 刚刚落幕的北京冬残奥会上,一大批科技成果在助残领域落地应用。从助力残疾人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科学方案和服装器材,到遍布场馆的无障碍智能设备,科技的力量让冬残奥会更安全、更精彩,也让残疾人运动员和更多残障人士的生活更便利、人生更出彩。 科学训练提升竞技水平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在冬季两项赛场斩获4金2银6铜,其中刘子旭在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获得中国残奥雪上
科技 让“无碍”更有爱
2022-03-17 00:00:00来源: 人民网

关注公众号
下一篇
远眺珠穆朗玛峰
赞
你的鼓励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 居民如何进行新冠病毒抗原自测?这期教程要收好!2022-03-17 00:00:00
- 粮食安全来之不易2022-03-17 00:00:00
- “这个雪季主打冬奥元素”2022-03-17 00:00:00
- “在山林间滑雪感觉真棒”2022-03-17 00:00:00
- “冰雪运动增添旅游活力”2022-03-17 00:00:00
- 在冰雪间,中国青年传递温暖2022-03-17 00:00:00
- 文学与影视,携手开拓新境界(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2022-03-17 00:00:00
- 讲述种业振兴故事2022-03-17 00:00:00
- 泫雅、Jennie对春天的期待,都在这些花俏毛衣上了!2022-03-17 03:00:59
- “国模之光”贺聪的魅力,我们从秀场到私服全给你盘明白!2022-03-17 03:01:20